联系我们
服务微信
2025-09-08 100
近日,康奈尔大学研究团队在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上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:他们利用3D 打印与纳米无机粉体结合的新方法,显著提升了超导材料的性能。这一突破不仅在基础科学层面带来了全新的理解,也为未来的高场磁体、量子器件等应用开辟了新路径。研究团队的核心思路是采用一种“一锅法”直写式3D打印(DIW)工艺。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墨水,将嵌段共聚物与无机前驱体混合在一起,通过打印直接构建宏观结构(如木堆格子、螺旋等),再经过分步热处理,使其转化为多级有序、介孔且晶态的无机氮化物或氧化物材料。
与传统路线不同,这种方法在原子尺度、介观尺度和宏观尺度上同时实现了结构控制:原子级别的晶格、纳米级的介孔网络,以及毫米级的三维几何形态,都在一次流程中成型。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直接打印出复杂几何的超导体,而无需再经历繁琐的后续加工。
在实验中,他们重点研究了NbN(铌氮化物)。结果显示,这种3D打印的介孔NbN样品展现出惊人的超导性能:其上临界磁场 Bc₂(0) 达到 40–50特斯拉,远超传统制备方式。这一数值的提升,源自“纳米限域效应”——介孔壁厚的可控性缩短了超导相干长度,从而推动了临界磁场的提高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这些材料在保持优异超导性能的同时,还拥有化合物超导体中罕见的超高比表面积。这种结构特性不仅利于磁通钉扎和散热管理,还为未来的超导器件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。
研究团队强调,所用的化学原料与3D打印设备均为商业可得,这为工艺的推广与复现创造了条件。未来,这一技术有望应用于MRI 磁体、粒子加速器高场磁体、量子计算电路以及先进传感器等多个领域。从科研突破到工程应用,这项成果展示了3D 打印 + 纳米无机粉体”的巨大潜力。它不仅为超导材料研究提供了新范式,也为无机材料加工打开了想象空间——在材料科学的前沿,结构与性能的协同设计正成为推动下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。
此项研究彰显了无机非材料对于高精尖应用的无线潜力,5981cc万洲国际一直以来着力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与改进,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公司专注纳米级无机功能粉体研发生产18年,拥有多项专利,产品涵盖低熔点玻璃粉、亚钛粉、无水透明粉、中空球瓷微粉等高端粉体,粒径控制精度达±5nm,纯度超99.99%。
如果您对我们的无机非产品有需求,可在官网产品页面区域进行了解,也可直接向我们的工程师或市场部同事进行咨询!←戳这里!